-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兵 副主任医师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肾病风湿血液科
-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主要影响骨髓,导致骨骼破坏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此病进展缓慢,早期可能无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一系列问题。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9-12-01 18:51
1. 病因: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风险因素包括遗传倾向、某些化学物质暴露、放射线暴露和慢性感染。
2. 症状:初期可能仅有疲劳和骨痛,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骨折、贫血、感染、肾功能不全和高钙血症。
3. 诊断:通常通过血液测试、尿液分析、骨髓活检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诊。
4. 治疗:早期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常用疗法包括化疗(如硼替佐米、卡非佐米)、靶向治疗(如达雷木单抗)、免疫调节药物(如来那度胺)和皮质类固醇。对于适合的患者,骨髓移植也可能被考虑。
5. 预后与管理: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定期监测和综合治疗策略能改善生活质量。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有异常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引起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尿内出现本周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血液肿瘤的10%,在美国位于血液肿瘤的第2位。中位发病年龄65岁。目前本病仍然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用标准化疗缓解率为50%一65%,诱导的中位缓解期不超过18个月,临床疾病期平均仅持续3年,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0—36个月。5%的患者能够完全缓解,5%的患者能够生存10一15年。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近年来,包括沙利度胺、雷利度胺、硼替唑米的新药联合方案及适血干细胞移植使初治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甚至于高达60%,5年生存率提高到5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