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伟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级甲等
新生儿科-NICU
-
母乳性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3-5天出现,1-2周消退。而母乳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常超过2周。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2019-12-10 16:15
1.发病机制: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有关。
2.症状表现:患儿皮肤、巩膜黄染,精神、吃奶情况一般较好。
3.诊断方法:通过胆红素检测、肝功能检查等明确诊断。
4.治疗方式:轻者可继续母乳喂养,适当增加喂奶次数;重者需暂停母乳,进行光疗。
5.预后情况:多数患儿预后良好,黄疸可逐渐消退。
总之,母乳性黄疸虽属于病理性黄疸,但只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一般不会对患儿造成严重影响。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