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和萎缩。治疗方法多样,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器械辅助、中医治疗及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9-12-24 19:54
1.物理治疗: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疲劳。还可采用电疗刺激,如低频电刺激、中频电刺激,帮助恢复肌肉功能。
2.药物治疗:常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 B12、腺苷钴胺等。也可使用神经保护剂,如依达拉奉。
3.器械辅助:当患者出现明显的肢体畸形,可佩戴合适的矫正器具,如矫形鞋、支具等,改善肢体功能。
4.中医治疗:中医的针灸、艾灸等方法,能调节经络气血,对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
5.手术治疗:在病情严重,出现关节挛缩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松解或矫正。
腓骨肌萎缩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肌萎缩症又称为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一组临床表型相同的遗传异质性疾病。CMT由Charcot、Marie和Tooth(1886)首先报道,是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率为l/2500。根据神经传导速度(NCV)分为脱髓鞘(CMTl)型(NCV<38cm/s)和神经元(CMT2)型(NCV正常或接近正常)。CMTl型根据基因定位分为lA、l B和1 C三个亚型,CMT2型分为2A、2B、2C、2D和2E五个亚型,CMTlA型最常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