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谭进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胃肠胰外科
-
脾功能亢进,医学上称为脾大或脾功能亢进症,是指脾脏在清除体内异常细胞和废物的同时,过度地破坏正常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种情况通常与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相关。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20-03-09 16:09
1. 病因多样:可能由感染(如肝炎、疟疾)、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病(如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肝硬化、肿瘤压迫等引起。
2. 血液成分变化:由于脾脏过度吞噬,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导致免疫力下降和出血风险增加。
3. 身体症状:可能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疲劳、乏力、皮肤苍白、易瘀血或出血。
4. 影响生活质量:长期脾功能亢进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5. 治疗策略:治疗通常针对基础疾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脾脏(脾切除术),以改善血细胞计数和症状。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是指脾脏因破坏循环中大量的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简称脾亢,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脾亢多继发于其他疾病,无明确病因者称为原发性脾亢。巨型脾肿大在血吸虫病肝硬化尤为多见。某些慢性感染如疟疾、黑热病或结核病可致显著的脾大。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溶血性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或淋巴瘤等可致巨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