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祎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
孕妇胆汁淤积,也称为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在孕期常见的肝脏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此病症可能影响胆汁流动,增加胆汁酸水平,对母婴健康有一定风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管理是关键。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2020-03-30 11:14
1. 症状观察:轻度瘙痒可尝试非药物方法缓解,如温水洗澡,避免刺激性物质。
2. 药物治疗:若瘙痒严重,医生可能会开具胆汁酸降低药物,如UDCA(熊去氧胆酸)以降低血液中胆汁酸水平。
3. 监测与评估:定期检查胆汁酸水平和肝功能,以评估病情变化。
4. 产科管理:可能需要提前计划分娩,以减少对胎儿的风险。
5.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孕妇应对瘙痒带来的不适和焦虑。
孕妇胆汁淤积的管理需要个体化,严格遵循医生建议,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分娩后,症状通常会逐渐改善。重要的是,孕妇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与医生的良好沟通,确保母婴安全。请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治疗决策。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内胆汁淤积症是指肝细胞排泄胆汁功能障碍、胆汁分泌的抑制或胆汁流障碍(如胆管通道梗阻)致使胆汁到达十二指肠的量减少而言。胆汁成分反流入血中,使血液中仅胆汁酸增高而胆红素正常,称为胆汁淤积或淤胆,若血中胆汁酸和胆红素均增高则称为胆汁淤积性黄疸。淤胆是指胆汁的生成或排泌障碍,使胆汁成分在血中潴留,包括胆汁酸、胆红素、胆固醇、ALP同工酶、5’-NT、γ-GT等,脂蛋白也常增高。根据胆汁淤积发生部位不同,通常以肝门为界限分为肝内和肝外胆汁淤积两大类。病理上肝内胆汁淤积以小叶中央周围肝内胆汁淤积症为著,肝外胆汁淤积时胆汁淤积可在叶间胆管见到,肝实质有胆汁漏出。电镜下有毛细胆管扩张,内有胆红素管型。临床上以黄疸与瘙痒、黄瘤、消化道症状为其特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