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朱易凡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东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它们通过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来发挥作用。然而,将抗生素直接外敷在创伤伤口上并不是标准的治疗方式,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020-03-22 23:07
1. 皮肤屏障:皮肤作为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对大多数抗生素具有物理阻挡作用,外用抗生素难以穿透完好或部分破损的皮肤到达感染部位。
2. 低效吸收:即使抗生素能部分渗透伤口,其浓度通常远低于通过口服或注射途径达到的有效水平,因此效果有限。
3. 抵抗性风险: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外用抗生素可能促使伤口细菌暴露于低剂量药物,加速耐药性发展。
4. 干扰愈合: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干扰伤口正常愈合过程,如破坏健康的皮肤细胞或干扰新生组织的生长。
5. 其他治疗选择:现有专门设计用于外伤伤口的抗菌药膏和溶液,如碘伏、新霉素等,它们更适合局部应用,能有效杀菌且不易引发耐药。
因此,对于创伤伤口,应遵循医嘱使用适合的外用抗菌产品,并配合必要的清洁和护理,必要时通过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来系统治疗潜在的感染。个人不应自行决定使用抗生素外敷,以免延误病情或加重问题。在处理伤口时,及时就医和正确护理至关重要。
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