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静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脾胃病科
-
B超检查出脾肿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硬化、免疫性疾病及脾脏肿瘤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20-03-09 12:47
1.感染性疾病:如伤寒、败血症等,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脾脏炎症和肿大。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利巴韦林等。
2.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异常细胞增殖影响脾脏。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药物有阿糖胞苷、利妥昔单抗等。
3.肝硬化:肝脏病变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淤血肿大。治疗针对肝硬化原发病,必要时可行脾切除术。
4.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反应累及脾脏。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
5.脾脏肿瘤:良性或恶性肿瘤均可致脾肿大,多需手术治疗。
总之,发现脾肿大后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治疗时务必遵循医嘱用药。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脾肿大? 脾脏既是一个造血器官,又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在整个身体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脾肿大(splenomegaly)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重要体征之一,大都由于全身疾病所致。正常情况下进行腹部查体脾不能触及,若能触到脾时,实际上脾较正常已增大1.5~2倍。脾肿大分为轻、中、重三度。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在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钱或前正中线则为重度肿大,即巨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