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手有时发抖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病理性、药物相关、中毒以及代谢异常等。如精神紧张、帕金森综合征、某些药物副作用、汞中毒、低血糖等。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20-03-29 15:33
1.生理性:当人处于精神高度紧张、极度恐惧、情绪过于激动、身体极度疲劳或遭遇剧痛时,可能出现手抖,通常在调整心态和充分休息后能缓解。
2.病理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从而出现手抖,还可能伴有运动迟缓等症状。特发性震颤多有家族遗传倾向,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也会引起手抖,同时可能有怕热、多汗、消瘦等表现。
3.药物副作用:部分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可能导致手抖的不良反应。
4.中毒:汞中毒会损害神经系统,引起手抖。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中毒,也可能出现手抖。
5.代谢异常:低血糖时,能量供应不足,会引发手抖,及时补充糖分可缓解。低血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也可能导致手抖。
手发抖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果手抖频繁出现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