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杰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简称单核症)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引发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确存在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或者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
2020-03-04 19:08
【病毒传播途径】
1. 密切接触:与患者亲密接触,如接吻,是EB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
2. 共享物品:使用患者用过的餐具、杯子或毛巾也可能间接传播病毒。
3. 咽喉分泌物:患者的咽喉分泌物含有病毒,通过空气传播。
【临床表现】
患病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喉咙痛(咽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以及血液中异常淋巴细胞增多等症状。
【治疗原则】
治疗单核症主要是缓解症状,因为EB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效药。通常包括:
1. 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
2. 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热药缓解发热,止痛药减轻喉咙疼痛。
3. 水分补充: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有助于体内病毒清除。
【预防措施】
1. 避免密切接触:尤其是与患者分享个人用品。
2. 勤洗手:减少病毒接触的机会。
3. 疫苗研发:尽管目前尚无EB病毒疫苗,但加强免疫系统健康可降低感染风险。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虽具传染性,但通过了解其传播方式并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感染。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促进康复。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为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所致急性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6岁以下儿童多呈隐性感染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者多呈典型症状,35岁以上很少患本病。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全年均可发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鼻密切接触,飞沫传播很少,但在暴发流行过程中,飞沫传播起主要作用。偶可经输血传染。典型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不典型病例甚多。病程常具自限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