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穗平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脾胃病科
-
脾肿大的原因多样,包括感染、淤血、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脾脏肿瘤等。治疗和预防方法也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2020-03-10 23:03
1.病因分析:感染如病毒、细菌感染;淤血常见于心衰、肝硬化;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脾脏肿瘤等。
2.治疗方法:轻度脾肿大且无症状时,常先治疗原发病。若脾功能亢进明显或有破裂风险,可能需手术切除,如脾切除术。药物治疗方面,根据原发病选用,如抗感染药物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
3.预防措施:预防感染性疾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酗酒,预防肝硬化;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相关疾病。
4.饮食注意: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5.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减轻压力。
总之,脾肿大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综合考虑病因和个体情况,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脾肿大? 脾脏既是一个造血器官,又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在整个身体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脾肿大(splenomegaly)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重要体征之一,大都由于全身疾病所致。正常情况下进行腹部查体脾不能触及,若能触到脾时,实际上脾较正常已增大1.5~2倍。脾肿大分为轻、中、重三度。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在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钱或前正中线则为重度肿大,即巨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