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永华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三级
皮肤科
-
手冻伤后出现痒疼是常见症状。冻伤会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严重时可影响血管和神经。若冻伤严重或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20-03-04 20:01
1.疾病原理:低温使手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受阻,组织缺氧受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痒疼。
2.注意保暖:穿戴保暖手套,避免再次受冻。
3.药物治疗:可涂抹冻疮膏(如肝素钠乳膏、维生素E乳膏),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但用药需遵医嘱。
4.物理治疗:用温水浸泡手部,水温不宜过高,每次15-20分钟。
5.饮食调整:多吃温热、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6.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手冻伤后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注意防护和治疗,促进恢复。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冻伤? 冻伤(forst bite)是指人体在低温或过于寒冷时,体温调节障碍造成组织损伤所致的病变。由于寒冷作用下,局部组织冻结、融化后引起的损伤,属冷损伤的一种。全身性冷损伤称体温过低,亦称冻僵;局部性冷损伤又按其是否发生组织冻结,分为非冻结性冷损伤和冻结性冷损伤。非冻结性冷损伤包括冻疮(chilblain)、战壕足(trench foot)、浸渍足(im-mersion foot)等。因此低温寒冷是冻伤的主要原因。此外,尚与下列因素有关:如风速高、湿冷空气可加速热量放散;若机体耐寒能力弱,加之疲劳、饥饿、防寒衣服不足,在温度低、时间长情况下均易引起冻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