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梁亮 副主任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失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身体大量失血,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而引发的贫血症。它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形式,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20-03-03 18:58
1. 原因:急性失血可能源于外伤、手术、消化道出血等;慢性失血常见于肠道息肉、月经过多、尿路出血等。
2. 症状:急性期可能表现为面色苍白、心跳加速、乏力、晕厥;慢性期则可能有疲劳、头晕、皮肤黏膜苍白等。
3. 病理机制:失血导致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下降,氧气运输能力减弱,组织缺氧。
4. 诊断:通过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大便潜血试验等检查确定。
5. 治疗:补充血容量,急性期可能需要输血;慢性期关键是止血和补充铁剂,必要时进行病因治疗。
失血性贫血的管理关键在于及时止血和恢复血容量。患者应遵循医嘱,必要时配合铁剂或维生素B12补充,同时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预防再次出血。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