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云生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温热病邪,中医术语,指的是具有热性特征的致病因素,往往与现代医学中的细菌、病毒感染相似,具备一定的传染性。这类病邪侵袭人体后,会根据疾病进展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并可能导致体内津液受损。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2020-03-11 17:25
1. 临床表现:初期可能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口渴、心烦、尿黄、舌红苔黄等症状,表明津液受损和内热炽盛。
2. 诊断依据:医生通常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分析、病毒检测)来判断是否存在温热病邪。
3. 中医治疗:中医主张清热解毒,常用中药如金银花、连翘、石膏等,以达到凉血、生津的效果。
4. 西医治疗:西医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针对具体病原体进行治疗,同时补充液体以防止脱水。
5.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接种疫苗,避免人群聚集,以减少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