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脑瘫导致行走困难,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这是由于脑组织损伤不可逆,涉及运动功能障碍,如肌张力异常等。治疗需综合多种方法,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20-03-27 12:09
1.疾病原理:脑瘫是由于胎儿或婴幼儿时期脑发育异常或受损,影响了大脑控制运动的区域,导致肌肉控制和协调能力出现问题。
2.手术局限性:手术难以修复受损的脑组织,不能直接改善行走困难。
3.康复训练:通过专业的运动康复训练,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渐提高行走能力。
4.药物治疗:可使用巴氯芬、苯海索、地西泮等药物,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运动功能。但需遵医嘱使用。
5.物理治疗:如电疗、热疗等,能放松肌肉,减轻疼痛,辅助提高行走能力。
总之,脑瘫导致的行走困难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侯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其发病率在我国尚无精确报道,围外报道为1.5‰~5‰活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