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覃黎葵 副主任医师
广东祈福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大肠息肉主要分为两大类: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肿瘤性息肉以腺瘤最为常见,而非肿瘤性息肉则包括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等类型。这些息肉的形成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肠道菌群失衡等多种因素有关。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20-03-13 08:24
1. 肿瘤性息肉:主要为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风险最高。
2. 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症性息肉(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引起)和增生性息肉(无明显病理特征,多为良性)。
3. 遗传因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 Lynch 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大量息肉形成。
4. 环境因素:高脂肪饮食、吸烟、饮酒和缺乏膳食纤维可能增加息肉的风险。
5. 其他:慢性肠道炎症和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促进息肉形成。
发现大肠息肉后,治疗通常依据息肉的类型、大小、数量和恶变风险。小的、无症状的息肉可能通过定期监测,大的或有症状的息肉可能需要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则主要用于控制炎症。饮食调整,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食用,有助于预防息肉的形成和发展。重要的是,任何治疗方案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大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大肠息肉恶变率大概是为10%。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及其他大肠息肉的病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最终可形成肠息肉状突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