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邓红梅 副主任医师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便血在中医看来,主要与胃肠积热、脾胃虚寒、肝郁化火、肠道湿热、气血亏虚等因素有关。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2020-03-12 13:14
1.胃肠积热:多因过食辛辣、燥热之品,导致胃肠积热,热伤脉络而便血。常伴有口渴、口臭、大便干结等症状。治疗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可用黄连解毒汤等。
2.脾胃虚寒:脾胃阳气不足,虚寒内生,不能统摄血液,可致便血。常有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大便稀溏等表现。治疗需温中健脾,养血止血,比如黄土汤。
3.肝郁化火:情志不舒,肝郁化火,灼伤脉络而便血。多伴有烦躁易怒、胁肋胀痛等。治法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4.肠道湿热: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洁,湿热蕴结肠道,损伤脉络而便血。常有大便黏腻、肛门灼热等。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治则,可用地榆散加减。
5.气血亏虚:久病或劳倦过度,导致气血亏虚,气不摄血而便血。多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治疗应益气养血,止血摄血,可用归脾汤。
中医认为便血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脉象、舌象等进行辨证论治,从而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