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秀菊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和生成减少。其发病可能与感染、免疫因素、遗传因素、脾脏作用及雌激素水平等有关。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20-03-29 12:43
1.病因:常见的诱因包括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等。免疫因素中,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促使其被巨噬细胞吞噬。
2.症状:轻者可能仅有皮肤瘀点、瘀斑,重者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甚至内脏出血。
3.诊断: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骨髓象检查可见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但有成熟障碍。
4.治疗:一线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二线治疗有脾切除、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
5.预后:多数患者经治疗可控制病情,但部分可能复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