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何兴祥 主任医师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胃泌素瘤是一种具有内分泌性质的肿瘤,多源于胰腺或十二指肠,会导致胃酸过度分泌,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消化性溃疡、腹痛、腹泻等。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1. 发病机制:胃泌素瘤能大量分泌胃泌素,刺激胃酸大量分泌,破坏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 2. 症状表现:常见的有顽固且多发的消化性溃疡,上腹部疼痛,严重的腹泻,还可能伴有体重减轻。 3. 诊断方法:通过测定血清胃泌素水平、胃酸分泌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 等)来明确诊断。 4. 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治的方法。 5. 预后情况:若能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较好;但如果延误诊治,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总之,胃泌素瘤虽然相对少见,但危害较大。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2024-11-19 1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