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胃痛且在饥饿时发作,进食后缓解,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黏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低血糖等原因引起。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1. 十二指肠溃疡:多由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导致。其特征是空腹时上腹部疼痛,进食后缓解。治疗常使用奥美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等药物。 2. 胃炎: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等均可引发。常有上腹疼痛、腹胀等症状。可使用雷贝拉唑、铝碳酸镁、克拉霉素等治疗。 3. 胃黏膜脱垂:胃黏膜异常松弛,进入十二指肠引起。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等。治疗药物有西咪替丁、硫糖铝等。 4. 胃肠神经官能症:精神因素影响胃肠功能。症状多样,包括腹痛等。需调整心态,必要时用谷维素等调节神经。 5. 低血糖:血糖过低可致胃部不适。通过补充糖分缓解,平时要规律饮食。 出现上述症状,应重视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
2024-12-02 1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