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结肠肝曲改变通常指结肠肝曲部位在形态、结构或功能上出现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炎症、肿瘤、息肉、先天性异常、肠管外压迫等。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1. 炎症:如结肠炎,可导致结肠肝曲黏膜充血、水肿,患者常有腹痛、腹泻等症状。治疗常使用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等药物。 2. 肿瘤:结肠肝曲的良恶性肿瘤可使局部组织增生、变形。良性肿瘤一般手术切除即可;恶性肿瘤可能需要手术、化疗(如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放疗等综合治疗。 3. 息肉:息肉生长在结肠肝曲也会引起改变。较小的息肉可在肠镜下切除,较大或有恶变倾向的需手术。 4. 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肠管狭窄或闭锁,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5. 肠管外压迫:邻近器官的肿物或肿大的淋巴结压迫结肠肝曲。需明确病因,解除压迫。 总之,结肠肝曲改变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如肠镜、CT 等,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2-02 1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