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经常吐酸水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饮食不当、胃部疾病、食管疾病、胆囊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1. 饮食不当: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出现吐酸水的症状。应调整饮食习惯,规律饮食,清淡为主。 2. 胃部疾病: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会影响胃黏膜的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失衡。可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药物治疗。 3. 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疾病,会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胃酸反流。治疗药物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4. 胆囊疾病:胆囊息肉、胆囊炎等胆囊问题可能影响胆汁的排泄,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5.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加快,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多。治疗原发病有助于改善症状。 经常吐酸水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4-12-02 17:35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往往在体检或其他目的的检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分为炎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无临床表现,如息肉较大,可出现右胁隐痛,或牵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偶可发生息肉样原位癌。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人群占了总病人数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