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老人大便失禁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肛门直肠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肌肉功能障碍、肠道疾病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1.肛门直肠疾病:如肛门括约肌损伤、直肠脱垂、直肠肿瘤等。肛门括约肌损伤可能源于外伤或手术,导致无法有效控制排便。直肠脱垂和肿瘤可能影响肠道正常功能。 2.神经系统疾病:像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这些疾病会影响神经传导,使大脑对排便的控制能力减弱。 3.肌肉功能障碍:例如肌肉萎缩、肌无力等,使得肛门和直肠周围的肌肉力量不足,无法维持正常的排便控制。 4.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会导致肠道蠕动异常和肠道功能紊乱。 5.精神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问题,可能干扰正常的排便反射。 老人大便失禁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024-12-02 17:52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腹泻,轻者粪便排出污染内裤,重者频频腹泻或排出软便。可发生于儿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泻不止而去医院就诊。据调查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监护期间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时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妇女26%有泌尿妇科临床问题。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个因素的联合相互作用,当一个或多个因子的破坏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