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结肠供血不足导致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血管病变、血液高凝状态、肠道感染、药物使用、肠道解剖结构异常等。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1.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等可使结肠血管狭窄或阻塞,影响血液供应。 2.血液高凝状态:如患有某些血液病、长期卧床等,易形成血栓,引发本病。 3.肠道感染:细菌、病毒等感染可损伤肠道血管,增加发病风险。 4.药物使用:某些降压药、避孕药等可能影响肠道血液循环。 5.肠道解剖结构异常:先天或后天的肠道血管解剖异常,也可能导致供血不足。 6.其他因素:低血压、心力衰竭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间接引起结肠缺血。 总之,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因较为复杂。一旦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肠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禁食、补液、使用血管扩张剂等。治疗需遵循医嘱,以促进康复。
2024-12-02 18:5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系由结肠某一部位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病变。临床上常突然起病,以急性腹痛伴恶心、呕吐及腹泻,排出暗红色血便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肠坏死,并发肠穿孔及腹膜炎。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主要好发于肠系膜上、下动脉交接的部位,如结肠脾曲和直肠乙状结肠交接部。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导致血供不足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