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长期下去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多种影响,包括低血压。这可能与营养吸收不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容量改变、心脏功能变化以及内分泌失调等有关。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1.营养吸收不良:胃下垂会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长期可引起贫血、低血压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下垂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使血管舒缩调节失常,导致血压降低。 3.血容量改变:胃下垂患者进食后,胃排空延迟,血液分布异常,可能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引发低血压。 4.心脏功能变化:长期胃下垂可能影响心肺功能,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进而导致血压偏低。 5.内分泌失调:胃下垂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激素分泌,如血管紧张素等,影响血压调节。 总之,胃下垂患者如果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和调理,存在出现低血压的风险。患者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同时遵医嘱进行治疗和调理。
2024-12-02 2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