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等。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 1.消化性溃疡:多由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引起,常见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面损伤血管时可导致出血。药物治疗常选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常见于肝硬化患者,曲张的静脉破裂可引起大量出血。治疗包括药物止血,如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等,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3.急性胃黏膜病变:常因应激、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酒精等因素导致胃黏膜急性损伤而出血。治疗以去除诱因、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为主。 4.胃肠道肿瘤:肿瘤组织侵蚀血管可造成出血,如胃癌、结肠癌等。治疗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5.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炎症损伤肠道黏膜血管可引起出血。治疗常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等药物。 总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多样,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肠镜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2024-12-02 2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