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乙状结肠糜烂性肠炎是一种较为顽固的肠道疾病,中药治疗两年无好转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因未明确、用药不精准、生活习惯不佳、合并其他疾病、未定期复查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1.病因未明确:乙状结肠糜烂性肠炎的病因复杂,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若未准确找出病因,治疗可能缺乏针对性。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肠镜、病理活检、粪便培养等,以明确具体病因。 2.用药不精准:中药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个体差异大。可能需要调整用药方案,结合西药治疗,如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糖皮质激素等。 3.生活习惯不佳: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影响病情恢复。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轻精神压力。 4.合并其他疾病:如肠道菌群失调、肠易激综合征等,会干扰治疗效果。需同时治疗合并症。 5.未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能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若未按时复查,可能导致治疗延误。 总之,乙状结肠糜烂性肠炎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积极寻找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并注意生活调养,定期复查,以促进病情恢复。
2024-12-02 2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