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中老年人大便失禁的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不能自主控制排便、肛门失禁、粪便不自主排出、排便感觉异常、肛周皮肤问题等。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1. 不能自主控制排便:无法按照自身意愿控制粪便的排出,可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粪便泄漏。 2. 肛门失禁: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无法有效约束粪便排出。 3. 粪便不自主排出:包括在行走、咳嗽、打喷嚏等日常活动时,粪便不受控制地排出。 4. 排便感觉异常:对直肠内粪便的充盈感和便意感知减弱或丧失。 5. 肛周皮肤问题:由于粪便经常不自主排出,会引起肛周皮肤潮湿、红肿、瘙痒,甚至出现溃烂和感染。 总之,中老年人大便失禁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2-02 21:4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腹泻,轻者粪便排出污染内裤,重者频频腹泻或排出软便。可发生于儿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泻不止而去医院就诊。据调查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监护期间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时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妇女26%有泌尿妇科临床问题。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个因素的联合相互作用,当一个或多个因子的破坏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