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65 岁以后出现腹泻大便失禁,可能是由肠道感染、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肠道肿瘤、肠道炎症等原因引起。若身体感到不适,务必立刻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勿自行开处方。 1.肠道感染: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泻和大便失禁。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感染等。治疗上需根据感染类型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诺氟沙星、阿昔洛韦等。 2.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年龄增长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控制排便能力下降。可通过提肛训练等康复治疗改善。 3.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等影响神经控制功能,导致排便失控。治疗以治疗原发疾病、康复训练为主。 4.肠道肿瘤:肿瘤侵犯肠道组织,影响肠道正常功能。需根据肿瘤情况进行手术、化疗或放疗。 5.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刺激肠道导致腹泻和失禁。常用药物有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等。 总之,65 岁以后出现腹泻大便失禁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进行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2024-12-03 00:2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腹泻,轻者粪便排出污染内裤,重者频频腹泻或排出软便。可发生于儿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泻不止而去医院就诊。据调查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监护期间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时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妇女26%有泌尿妇科临床问题。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个因素的联合相互作用,当一个或多个因子的破坏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