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便秘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导致大便失禁,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间接引发。这包括肠道功能紊乱、肛门括约肌损伤、神经系统问题、心理因素以及药物副作用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1.肠道功能紊乱:长期便秘可能使肠道的正常蠕动节律被打乱,肠道肌肉的协调性变差,从而影响排便控制,增加失禁风险。 2.肛门括约肌损伤:严重的便秘在排便时过度用力,可能造成肛门括约肌的拉伤或撕裂,导致其收缩功能障碍,引发失禁。 3.神经系统问题:例如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会影响肠道和肛门的神经控制,使得便秘与失禁并存。 4.心理因素:长期便秘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肠道神经调节失衡,影响排便功能。 5.药物副作用:某些治疗便秘的药物,如刺激性泻药,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肠道神经敏感性下降,影响正常排便反射。 总之,虽然便秘本身通常不会引起大便失禁,但如果存在上述相关情况,就可能增加这种风险。一旦出现排便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2-03 00:2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腹泻,轻者粪便排出污染内裤,重者频频腹泻或排出软便。可发生于儿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泻不止而去医院就诊。据调查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监护期间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时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妇女26%有泌尿妇科临床问题。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个因素的联合相互作用,当一个或多个因子的破坏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