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环境因素、胆管损伤、激素水平等。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1.遗传因素:部分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如特定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型。 2.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胆管细胞,导致胆汁淤积和肝脏损伤。 3.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毒素或感染特定病原体,可能诱发胆汁性肝硬化。 4.胆管损伤:胆管的炎症、阻塞或损伤,影响胆汁正常排泄,长期可引发肝硬化。 5.激素水平: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尤其是在绝经前后,可能与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6.其他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酗酒、过度肥胖等,也可能增加患病几率。 综上所述,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病并非单纯由遗传决定,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应注意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患病风险。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如皮肤瘙痒、黄疸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2-03 01:5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汁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是指由于肝内、肝外胆管疾病导致长期胆汁淤积而致之肝硬化。一般分为肝内胆汁淤积性和肝外胆管梗阻性肝硬化两种类型,前者多为肝内细小胆管疾病引起的胆汁淤积,其中与自身免疫有关者,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后者多继发于肝外胆管梗阻,称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胆汁性肝硬化的一种较少见类型,其病变主要为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起病隐匿,进展缓慢,长期持续的胆汁淤积,最终演变为肝硬化。女性患者约占80%~90%,多为中年以上妇女,一般认为与自体免疫有关。本病属中医学“黄疸”、“积聚”、“鼓胀”等病范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