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放射性肠炎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等。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 1.临床症状评估: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如腹痛、腹泻、便血等,初步判断病情。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异常;粪便检查,查看有无潜血、病原体等。 3.影像学检查:如腹部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有助于发现肠道的结构变化、炎症范围。 4.内镜检查:直观地观察肠道黏膜的损伤情况,如充血、水肿、溃疡等。 5.病理检查: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和程度。 综合运用这些检查方法,能够全面了解放射性肠炎的病情,为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患者一旦出现疑似放射性肠炎的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2024-12-03 02:3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本病最常见于宫颈癌、膀胱癌、晚期大肠癌经钴、镭锭放射治疗后,继发率在10%~60%。多数是由于小肠和大肠对放疗感受性增高所致。分别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 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性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又根据射线来源放置在体内外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外照射放射病和内照射放射病。在早期肠黏膜细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后小动脉壁肿胀、闭塞,引起肠壁缺血,黏膜糜烂。晚期肠壁引起纤维化,肠腔狭窄或穿孔,腹腔内形成脓肿、瘘道和肠粘连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