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科
-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多,如心律失常加重、心脏传导异常、低血压、胃肠道反应、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1. 心律失常加重: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原有心律失常恶化,如普罗帕酮可能使室性心律失常加重。 2. 心脏传导异常:如胺碘酮可能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3. 低血压:像维拉帕米等药物可导致血压降低。 4. 胃肠道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如奎尼丁。 5. 甲状腺功能异常:胺碘酮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6. 肺毒性:长期使用胺碘酮还可能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总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需密切监测,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务必严格遵医嘱用药。
2024-12-03 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