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科
-
心率 90 次/分左右一般属于正常范围,但也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运动因素、精神因素等。自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1. 生理因素:在安静状态下,成年人正常心率通常为 60 - 100 次/分,儿童心率较快,老年人较慢。心率 90 次/分左右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变化,如在进食后、情绪激动时、饮酒后等。 2.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可能导致心率加快,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炎等。贫血时,身体缺氧,心脏会加快跳动以增加供血;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代谢,使心率上升;心肌炎会影响心肌功能,导致心率异常。 3.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影响心率,如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碱等。阿托品常用于缓解胃肠道痉挛,可能导致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常用于急救,可使心跳加快;麻黄碱常用于治疗哮喘,也可能影响心率。 4. 运动因素:剧烈运动后,身体需氧量增加,心脏会加快跳动以满足需求,此时心率 90 次/分左右可能是运动后的正常反应。 5. 精神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可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心率加快。 如果心率 90 次/分左右且无其他不适,一般无需过于担心。但如果伴有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检查,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4-12-03 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