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卓胜青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科
-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早期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头晕、乏力、胸痛等症状。引发房颤的原因众多,如心脏基础疾病、不良生活习惯、年龄增长、遗传因素、其他疾病影响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1.心脏基础疾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会增加房颤风险。这些疾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心电活动紊乱。 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大量饮酒、吸烟、过度劳累、长期精神紧张等,都可能诱发房颤。 3.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逐渐衰退,房颤的发生率也会上升。 4.遗传因素:部分人由于遗传基因的问题,更容易患上房颤。 5.其他疾病影响:甲状腺功能亢进、肺部疾病等也可能导致房颤。 总之,房颤的早期信号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胺碘酮、普罗帕酮、华法林等)和非药物治疗(如射频消融术)。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房颤的发生。
2024-12-03 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