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卓胜青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科
-
正确解读心电监护数据,需关注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若身体感到不适,务必立刻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勿自行开处方。 1.心率: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一般在 60 - 100 次/分钟。过快或过慢都可能提示心脏问题,如心动过速可能由运动、紧张等引起,也可能是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可能与窦房结功能障碍等有关。 2.心律:正常心律应规整。心律失常包括早搏、房颤等。早搏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房颤可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3.血压:正常血压值一般为收缩压 90 - 139mmHg,舒张压 60 - 89mmHg。高血压常见于肥胖、不良饮食等人群;低血压可能由失血、脱水等导致。 4.血氧饱和度:正常应在 95%以上。低血氧饱和度可能提示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慢阻肺等。 5.呼吸频率:正常成年人在 12 - 20 次/分钟。过快可能是发热、疼痛等引起;过慢可能与呼吸抑制有关。 总之,心电监护能提供重要的生命体征信息,但解读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措施。
2024-12-03 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