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明明 主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潜血 1+是指在尿液或粪便等检查中发现少量血液成分。其严重程度需综合多种因素判断,如出血部位、出血量、病因等。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如剧烈运动、月经污染等;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像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或消化系统的炎症、溃疡、肿瘤等。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1. 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后可能导致一过性潜血 1+,一般休息后可恢复正常。女性经期时,经血可能污染尿液或粪便样本,导致检查结果出现潜血 1+,经期结束后复查通常会正常。 2. 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时,炎症刺激可引起局部黏膜出血;泌尿系统结石在移动过程中损伤尿路黏膜;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等,也会导致潜血 1+。 3.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等炎症性疾病,黏膜受损可出血;肠道炎症、息肉、肿瘤等也可能引起潜血 1+。 4.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出血。 5.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出现潜血 1+。 发现潜血 1+后,不要过度紧张,但也不能忽视。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如泌尿系统 B 超、肠镜、血常规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2-03 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