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明明 主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可能与有效血容量减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功能异常、血管顺应性改变、透析液成分不当等有关。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1. 有效血容量减少:超滤量过多过快、患者透析前体重增长过多等可导致。处理方法包括控制超滤速度和量,必要时补充生理盐水或胶体溶液。 2.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见于糖尿病、老年患者。可调整透析方案,如缩短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 3. 心脏功能异常:如心功能不全,需评估心功能,给予改善心功能的治疗。 4. 血管顺应性改变: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可引起。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5. 透析液成分不当:如温度过高、钠浓度过低。需调整透析液温度和钠浓度。 总之,对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需要综合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透析安全和效果。
2024-12-03 1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