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明明 主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残余尿量是指排尿后膀胱内剩余的尿量。正常情况下,残余尿量应很少或为零。残余尿量增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泌尿系统疾病、神经源性膀胱、药物影响、年龄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自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1. 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增生、膀胱炎、尿道炎等,炎症或增生组织会压迫尿道,导致排尿不畅,引起残余尿量增加。 2. 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影响神经对膀胱的控制,导致排尿功能障碍。 3.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α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影响膀胱肌肉的收缩,导致残余尿量增多。 4.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膀胱肌肉收缩力下降,也可能出现残余尿量增多。 5.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憋尿、饮水不足等不良习惯,可能影响膀胱功能,导致残余尿量增加。 总之,残余尿量增多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发现残余尿量异常,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2-03 1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