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明明 主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蛋白尿的产生通常与肾小球损伤、肾小管功能障碍、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生理性因素等有关。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1.肾小球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蛋白质滤出增多。常见于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治疗上,需控制原发病,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来降低尿蛋白,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2.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使蛋白质不能被充分重吸收。如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治疗以抗感染、改善肾间质炎症为主,可使用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等。 3.溢出性蛋白尿:血液中出现异常增多的小分子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等。治疗重点在于治疗原发病。 4.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和组织破坏分解的蛋白质增多。如肾组织炎症、肿瘤等。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炎、抗肿瘤。 5.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等,可引起短暂性蛋白尿。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诱因去除后可恢复正常。 蛋白尿的原因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而异。患者一旦发现蛋白尿,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肾内科就诊,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治疗。
2024-12-03 1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