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明明 主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肾穿刺是一种用于诊断肾脏疾病的有创检查方法,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如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组织、疼痛、血尿等。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1.出血:这是较常见的风险。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小血管,导致肾周血肿或血尿。少量出血一般可自行停止,大量出血则需积极治疗。 2.感染:由于穿刺造成皮肤和组织的破损,细菌可能侵入引起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3.损伤周围组织:可能会损伤临近的器官或组织,如输尿管、神经等,但发生概率较低。 4.疼痛:穿刺后局部可能会有疼痛不适,通常在短期内可缓解。 5.血尿:多数为短暂的镜下血尿,一般 1 - 2 天内会消失。 总体来说,虽然肾穿刺存在一定风险和可能的后遗症,但在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并做好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的情况下,其对于明确肾脏疾病的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决定是否进行肾穿刺检查。
2024-12-03 1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