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明明 主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在病因、症状、病程、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1. 病因:急性肾炎常由链球菌感染引起,如扁桃体炎、猩红热等。慢性肾炎病因多样,包括免疫介导炎症、高血压、糖尿病等长期损害肾脏。 2. 症状:急性肾炎多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症状相对隐匿,早期可能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 3. 病程:急性肾炎起病急,病程短,多在数月内恢复。慢性肾炎病程长,病情迁延,可逐渐进展至肾衰竭。 4. 治疗:急性肾炎以休息、对症治疗为主,如利尿消肿、降压等,常使用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慢性肾炎治疗包括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常用药物有依那普利、缬沙坦、贝那普利等。 5. 预后:急性肾炎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慢性肾炎预后取决于病理类型、治疗效果等,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总之,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别,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进行规范治疗。
2024-12-03 1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