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明明 主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尿液里有细菌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卫生习惯不佳、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免疫力下降、医源性因素以及特定疾病等。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1. 卫生习惯不佳:日常不注重尿道口清洁,便后擦拭方式不正确,容易导致细菌入侵泌尿系统。 2.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使尿液排出不畅,细菌易滋生。 3. 免疫力下降:身体抵抗力弱,难以抵御细菌侵袭,比如长期患病、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 4. 医源性因素:导尿操作、膀胱镜检查等侵入性操作,若消毒不严格,可能引入细菌。 5. 特定疾病: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糖分高,利于细菌生长;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尿液中有细菌。 总之,尿液里出现细菌的原因较为复杂。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4-12-03 14:5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9按病原体侵袭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又称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称下尿路感染。可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泌尿道感染和无症状性菌尿。据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为3%~4.5%,而65岁以上时则增至15%~20%。男性50岁以前很少发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岁时有3%~4%患病,70岁以后其患病率也可达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