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敏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婴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与感染、药物影响、营养缺乏、自身免疫性疾病、环境因素等有关。 1. 感染: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后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 2.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等,这些药物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 营养缺乏:当婴儿缺乏维生素B12、叶酸、铁等营养素时,会影响造血原料的供应,进而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不足。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婴儿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会错误攻击自身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使其破坏增多。 5.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辐射环境、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等,可能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影响中性粒细胞的生成。 婴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受多种日常因素影响。若发现婴儿该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03-24 0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