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志光 副主任医师
阳江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中医应对便血,可先通过体质辨识,再采取对应措施。常见体质有湿热内蕴、脾胃虚寒、肠道燥热、气虚不摄、阴虚火旺等。 1. 湿热内蕴:此类体质者常因嗜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下注大肠,损伤血络而便血。可选用地榆槐角丸、脏连丸、二妙丸等药物清热化湿止血。 2. 脾胃虚寒:多因久病体虚、劳倦过度,致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统血无力而便血。可用归脾丸、黄土汤、附子理中丸等药物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3. 肠道燥热:过食辛辣、温燥之品,使肠道燥热,灼伤血络引发便血。可服用槐角丸、麻仁润肠丸、一清胶囊等药物清热润肠止血。 4. 气虚不摄: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而便血。可选用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八珍颗粒等药物益气摄血。 5. 阴虚火旺:久病或热病之后,阴液亏虚,虚火内生,灼伤血络导致便血。可服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二至丸等药物滋阴降火止血。 中医通过体质辨识应对便血,需准确判断体质类型,再选用合适药物。但用药应遵医嘱,若便血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5-04-09 0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