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松炎 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治疗胃炎的药物作用原理多样,包括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动力、调节幽门螺杆菌等。 1. 中和胃酸:抗酸药如铝碳酸镁、碳酸氢钠等,可直接中和胃酸,降低胃内酸度,缓解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减轻疼痛症状。 2. 保护胃黏膜: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侵蚀和损伤。 3. 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H₂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能阻断组胺与H₂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胃酸分泌。 4. 促进胃动力: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减少胃内食物停留时间,缓解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5. 调节幽门螺杆菌:若胃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常采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联合铋剂、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以根除幽门螺杆菌,促进胃炎愈合。 不同类型的药物通过各自的作用原理,在胃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选择。
2025-04-10 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