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文芳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
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证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疾病,多因维生素 K 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合成障碍等所致。常见症状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颅内出血等。治疗上主要包括补充维生素 K、止血治疗等。 1.病因: 维生素 K 摄入不足:婴儿单纯母乳喂养,乳母饮食中维生素 K 含量少。 吸收不良: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 K 吸收。 合成障碍:长期使用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影响维生素 K 合成。 生长发育快:婴儿生长迅速,对维生素 K 需求增加。 慢性腹泻:导致维生素 K 吸收减少。 2.症状: 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皮肤瘀点、瘀斑。 鼻出血、牙龈出血。 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 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 3.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血常规:了解血小板情况。 4.治疗: 补充维生素 K:常用维生素 K1 注射液。 止血治疗:如使用止血敏等药物。 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治疗肝胆疾病、控制腹泻等。 5.预防: 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注射维生素 K1。 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总之,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证需引起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4-12-04 2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