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肠胃病有哪些类型及如何预防?
最近天气炎热,空调带来的凉爽、去暑的冷饮、啤酒、晚上乘凉时的夜宵都备受大家的青睐。不过,消化科专家认为,这些也都是引发夏季肠胃病的元素,所以,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适量,免得夏季肠胃病找上你。
■副伤寒最怕耽误
解放军306医院消化科的袁群大夫介绍,夏天是肠胃病高发期,在整个夏季里,如果不注意自己的生活起居就很容易被肠胃病困扰。在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里首先要小心传染性疾病,因为这类疾病影响很大,主要包括伤寒、副伤寒,尤其以副伤寒更多见。副伤寒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染,在饮食不卫生、吃了污染,的食物时会出现。另外夏季天气较热,消化液被大量的水分稀释,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身体更“脆弱”。副伤寒的表现主要包括:拉稀、发烧、在服用退烧药物后仍然没有好转、白细胞下降等。所以,在有腹泻、高烧时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有副伤寒的可能。不要自己用药对付,免得耽误病情,因为传染性疾病在发作的时候还是比较严重的。
■细菌性痢疾有血便
细菌性痢疾在60年代是造成死亡的常见病,虽然现在有下降的趋势,但急诊中仍然很多见,袁大夫每周出诊的时候都能遇到一两个病例。这种病症状同样是发烧、腹泻等,有的时候有脓血便,病人会有排便排不干净的感觉,身体太好或者太差的人可能不会发烧。细菌性痢疾会通过病人吃剩的食物、手接触和污染过的食具、物品等传染给其他人,所以,也要及时就医,这样有利于尽早确诊。
■食物中毒对老人很危险
食物中毒也是常见肠胃病中的一种,它发病一般很突然,而且易在群体中发病,尤其是在食堂、饭馆等,每年都有这样的事件,而且一次中毒都会有好几十个病人。
夏季常见的食物腐败、沙门氏菌和肉毒素都有可能造成食物中毒,而且来的比较突然,患者会上吐下泻、发高烧。在出现症状时可以通过向周围一同进过餐的人询问是否出现同样的问题,如果有,要及时就诊,同时向医生报告以寻找病源。食物中毒对年纪大的人有危险,因为来的快,如果不良食物吃得多,就有可能出现休克,需要马上就诊。医生提醒在吃饭时要选择条件较好的饭馆,不要随便在街边摊点吃东西,接受送餐也要选择正规的公司。剩下的食物一定选择热透再吃,腐败的食物,尤其是水果不要吃。
■呕吐时小心药效受影响
急性肠胃炎的原因较多,可以由不洁食物、水和着凉引起,夏天人常在空调房子里生活,身体抵抗力会变弱,这时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包括水样大便式的腹泻,不停地腹泻会造成身体脱水,出现危险,所以也应该及时就诊,用输液来调整电解质。
平时就容易腹泻的人应该在天气变化时,尤其是室温和外界温度差大时增加衣服,在温度低的室内预先放长袖的衣服御寒。冰箱里放的冷饮、水果都要吃得有节制,少喝冰啤酒,吃室温的东西更安全。
体弱和高龄的人在出现肠胃炎症状时尤其应该注意,要及时就医吃药,因为有时肠胃炎伴随呕吐,吃了药后也会吐,实际药物没起到作用。如果再怕麻烦不去医院治疗,只是吃点黄连素很容易耽误病情。
■在外夜宵别吃太多
急性胰腺炎在炎热的夏天也比较容易出现,因为夏天白天变长,人更喜欢在夜晚聚餐、烧烤,喝啤酒或是喝大量的饮料,高脂肪饮食增加胰腺的负担,有时会出现急性胰腺炎,发作的时候像刀割一样疼痛,呕吐、腹泻,急性胰腺炎非常危险,在夜间急诊里也很常见。
■霉菌性肠炎要找对原因
在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再加上喝水多,消化道里正常的消化液被稀释,所以肠道和食管中霉菌滋长,有肿瘤的患者抵抗力弱也容易并发这种疾病。
霉菌性食管炎、肠炎症状很特殊,像胸口痛、吞咽困难,很容易被考虑成其他疾病,但是只要一个很简单的胃镜,就可以发现食管里是不是霉菌而引发的问题。如果用抗霉菌的药物一周就好,但是如果没有对症治疗的话就很麻烦。医生再次重申,夏天一定要注意,剩饭不是不能吃,而是一定要热透。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世叶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夏季肠胃病类型多样,包括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霉菌性肠炎等。预防要注意饮食卫生、规律作息、避免贪凉等。 1.副伤寒:通过消化道传染,多因饮食不洁。症状有拉稀、发烧、白细胞下降等。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耽误病情。 2.细菌性痢疾:有发烧、腹泻、脓血便等症状,病人有排便不净感。可通过病人接触过的食物等传染,需及时确诊治疗。 3.食物中毒:发病突然,易群体发病。常见原因有食物腐败等,患者会上吐下泻、发高烧。要及时就诊,尤其老人易有危险。 4.急性肠胃炎:可由不洁食物、着凉等引起。症状包括水样腹泻,易脱水。平时易腹泻者要注意保暖,饮食有节制。 5.急性胰腺炎:夏季夜晚聚餐、高脂饮食易引发。症状为刀割样疼痛、呕吐、腹泻,非常危险。 6.霉菌性肠炎:食物易腐败、消化液稀释、抵抗力弱易发病。症状特殊,需对症治疗。 总之,夏季肠胃病多发,要注意饮食、生活习惯,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处理。
2024-12-05 02:37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