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传播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2亿人口中,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
更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
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耗资达五百亿元。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2.性接触传播:
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3.经血液传播:
输血、使用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吕玉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脊柱外科
-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危害严重。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避免高危行为等。 1.母婴传播: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可将病毒传给孩子,需做好母婴阻断。 2.性接触传播:夫妻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应注意防护。 3.经血液传播:输血、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器械等可能造成传播,要确保医疗操作规范。 4.预防接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方法。 5.避免高危行为:不性乱、不共用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 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对于控制乙肝的传播至关重要,大家要增强防范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2024-09-22 1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