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钱立康 副主任医师
铜陵市妇幼保健院
二级甲等
内一科
-
匐行疹是一种由寄生虫幼虫在皮肤内移行引起的疾病。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是否必须就医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个人意愿等。 1. 疾病原理:匐行疹通常是因动物钩虫类幼虫如犬钩虫、猫钩虫等侵入皮肤而发病。幼虫在皮肤内移行,形成蜿蜒的线状损害。 2. 局部治疗:可外用 15%噻苯达唑混悬液,涂抹在皮损处。也可用液氮冷冻治疗,使幼虫死亡。 3. 全身治疗:口服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等药物,能有效杀灭幼虫。 4.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携带寄生虫的动物。在户外活动时,做好防护,减少皮肤暴露。 5. 就医建议:如果皮损面积较大、症状严重、自行治疗无效或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匐行疹需要及时处理,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患病风险。
2024-12-02 19:4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匐行疹? 匐行疹(皮肤游走性幼虫疹)是钩虫引起的皮肤感染,幼虫常生活在温暖潮湿的泥土内。幼虫侵入皮肤后数小时即出现症状。幼虫在皮内移行,开始局部自觉微痒,亦有呈现较硬小肿块者,随着蚴虫在皮下移动,皮肤出现淡红色蜿蜒曲折的线状损害,微隆起于皮面,亦有呈条索状者。用噻苯达唑溶液涂于患处治疗有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