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鲁淑敏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细菌性阴道病病原体(Bv)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混合感染。主要与加德纳菌、厌氧菌、人型支原体等过度增殖有关,会出现白带增多、鱼腥臭味、外阴瘙痒等症状,可通过性接触、间接接触等传播,治疗常使用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等药物。 1. 病因:正常阴道内以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占优势,当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及厌氧菌等增加时,就会引发细菌性阴道病。 2. 症状:白带增多,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状,常黏附于阴道壁,但黏度很低,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部分患者会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3. 传播途径: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浴盆等。 4. 危害: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还可能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等风险。 5. 治疗:常用药物有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等,能抑制厌氧菌生长,不影响乳杆菌生长。 细菌性阴道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健康有一定影响。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高危性行为,以预防疾病发生。
2025-03-19 03:27
-